阅读历史 |

第437章 环庆路易帜!(2 / 2)

加入书签

王舜臣闻言一惊,随机感觉到庆幸,冷冷一笑道:「原来如此,那你就是死无馀辜了!」

张安闻言尿湿了裤裆,颤栗道:「王将军!王将军!手下留情,某愿降!」

王舜臣闻得尿骚味,顿时皱起了眉头,道:「谁要你这阉人!平日里就是你这阉人喝兵血最为猖獗,今日我便替军中兄弟报仇!」

说着王舜臣利刃一抹,张安顿时瞪大了眼睛,随后软到在地。

与此同时,苏学会的暗卫封锁四周,将所有知情者押入地牢。

随机章楶召开军中会议,随后让亲兵封锁帅帐,又让亲兵迅速将各个小军头给控制了起来,夺了他们的兵权,到此占了环庆路六成的庆州军便在章楶的控制之中矣。

控制了庆州军后,章楶立即转头看向转运司。

环庆路转运司乃是环庆路的财源所在,控制军队之后,也要控制财源,如此才算是真正把控住环庆路。

不过控制转运司则更需智谋。

章惇派心腹伪装成朝廷特使,手持伪造的敕令,以清查帐目为名闯入转运司衙门。

转运使周恪刚要辩解,便被暗卫按在案上。

「周恪,你私扣军饷丶通敌卖国的证据,都在这箱子里。」

特使冷笑一声,掀开装满密信的木箱,「乖乖配合,或许还能留条活路。」

周恪大惊失色,道:「私扣军饷或是有之,但通敌卖国之事,却是未曾有过!」

特使哼了一声道:「你藉助转运使的职责,这几年大量往西夏走私生铁,生铁乃是朝廷明令禁止出口的东西,你这几年都出口了多少万斤,还敢说你没有通敌卖国!」

周恪闻言顿时整个人都瘫软了。

特使见状道:「周恪,官家说了,你这几年没有功劳也算是有苦劳,你协助特使掌握转运司,回去之后,死罪可免!」

周恪闻言顿时活了过来,赶紧跪在地上连连磕头,道:「我愿意,我愿意,转运司一应帐目,某都愿意交予你。

还有,某这几年积攒了大量的财富,有大部分被我拿去疏通关系了,还存留下来不少。

特使您拿着,还请您帮我跟官家美言几句,把我的活罪也减免一些!」

特使闻言微笑点头道:「好说好说。」

周恪赶紧唤人交接帐本,又将各级转运司的官员召集过来,将众多机密的帐本等都交接清楚。

周恪也是个心思灵敏之人,他虽然全力配合交接,但越看越是疑惑,因为这特使带来的帐房大多都是年轻人,身上全是生机勃勃的干劲,不像是朝廷的人,反倒是像……苏学会!

周恪脸色顿时大变,道:「你们是苏逆!」

特使闻言龇牙一笑,道:「才看出来啊,不过,迟了啊喂!」

周恪再次瘫痪在地,口中喃喃道:「完了!完了!这下子是真的完了!」

便在这特使控制转运司的同时,章楶以召集紧急军务会议为由,将州县官员尽数召回庆州。

待众人到齐,静塞军突然包围会场。

「诸位,朝廷昏聩,欲割让西北疆土!」章楶剑指北方,「我等岂能坐视?从今日起,环庆路归苏学会节制!」

有官员刚要反抗,便被苏学会的暗卫拖出斩首。

血腥的震慑下,其馀官员纷纷俯首称臣。

短短三日,环庆路局势大变。

章惇坐镇庆州,指挥苏学会的暗卫在各地布下眼线,将整个环庆路的军政丶钱粮牢牢掌控。

庆州军在章楶的安排下被整编进静塞军中,随后每日操练,士气高涨,而环庆路其他的势力,早已在无声无息中被肃清。

章惇站在城头,望着重新整编的军队,心中暗忖:「居正,这西北的基业,我已为你铺就!」

环庆路忽然易帜,此事比之长安沦陷给汴京带来的影响还要更大一些!

长安沦陷时,大宋君臣尚可自我安慰:关中虽失,西北仍有坚城重镇可守,陇右防线固若金汤。

然而环庆路的易帜,却如同一记重锤,彻底击碎了朝廷最后的幻想。

从军事战略上看,环庆路扼守着大宋西北防线的咽喉,是抵御西夏的前沿阵地,也是拱卫关中丶川蜀的屏障。

此前,宋军依托环庆路的堡垒群,多次挫败西夏的进攻,构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如今,章楶率领精锐的庆州军倒戈,不仅让这道防线瞬间土崩瓦解,更让西夏与苏允的势力得以贯通。

西夏三万大军虎视眈眈,苏允的势力又藉此扩张,两者若形成夹击之势,整个西北局势将彻底失控,大宋随时面临腹背受敌的险境。

相比之下,长安虽为古都,但失去长安只是丢失了一座城池,而环庆路的易帜,却直接改变了整个西北的军事格局,使得宋朝在西北的战略优势荡然无存。

政治层面的冲击更是难以估量。

章楶身为庆州知州,手握重兵,是朝廷在西北的重要支柱,他的倒戈意味着朝廷在西北的统治根基动摇。

而章惇作为曾经的变法核心人物,其叛逃并参与策反章楶,更是给朝廷带来了巨大的舆论压力。

朝中党争本就激烈,章氏兄弟的行为无疑会被政敌当作攻击政敌的利器,朝堂之上必将陷入新一轮的权力斗争与互相攻讦,政治局势愈发混乱。

同时,各地手握兵权的将领难免会受到影响,心中对朝廷的忠诚产生动摇,宋朝内部的统治秩序面临严重挑战。

经济上,环庆路转运司掌控着西北重要的财源。

章楶控制转运司后,不仅截断了朝廷在西北的财政收入,更让苏允获得了重要的经济支持。

苏允可以利用这些财富扩充军备丶发展民生,进一步增强自身实力。

而大宋失去了这一财源,不仅难以维持西北防线的军事开支,还可能引发财政危机,影响其他地区的经济稳定和民生建设。

人心向背的变化更是致命一击。

长安沦陷,百姓尚可将其视为外敌入侵的偶然失利;但环庆路的易帜,却让民众看到了朝廷内部的腐败与无能,以及官员对朝廷的失望与背叛。

这会极大地动摇百姓对朝廷的信心,使得民间对朝廷的不满情绪加剧。

各地百姓或许会开始寻求新的依靠,苏允在延州等地的善政早已声名远扬,环庆路的易帜可能会引发更多地区的百姓对苏允势力的向往,甚至可能引发其他地区的效仿,进一步削弱宋朝的统治基础。

汴京朝堂上,赵煦看着加急送来的战报,手不住地颤抖,随机忽而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当面嚎啕大哭起来,满朝文武面面相觑,一片死寂之中,只有赵煦的哭嚎的声音响彻殿堂!

赵煦哭了半晌之后,方才冷静了下来,询问满朝文武该当如何,然而没有人敢说话。

长安沦陷的消息传来时,他们还能慷慨陈词,谋划收复。

可如今环庆路的变故,却让所有人意识到,大宋的根基正在摇摇欲坠,一场更大的危机,已然迫在眉睫!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info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