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3章 王氏宗长(1 / 2)

加入书签

第433章 王氏宗长

「越王(李佶)已经四岁了,再有两年,便会入主东宫,妮儿争气,又添一位皇子,

我们这些老东西,得在后面给她撑着,他那个阿爷是个笨蛋,我当大伯的,得主持大局,」右骁卫大将军韦昭信道。

酒会结束之后,韦昭信在他的公房与韦陟同床而眠,屋里黑灯瞎火,两人都是睁着眼望着天花板。

这对堂兄弟现在是韦家威望最高的两个人,加上太常卿韦丶尚书右丞韦济丶卫尉寺卿韦光乘丶右金吾大将军韦昭训丶大理寺丞韦见素丶户部员外郎韦镒丶吏部考功员外郎韦廉,左金吾将军韦由,少府少监韦銮,集贤殿学士韦述,国子司业韦斌,工部侍郎韦抱贞等等,单凭这份纸面实力,已经远远不是皇后的娘家势力所能抗衡了。

再加上韦家经营长安数百年的门生故吏以及政治联姻,势力之大,也就是皇室能手腕了。

什麽叫门阀士族?我们先说土族,土族就是以做官为职业的家族,诗书传家,他们别的不干,就是读书做官。

门阀又是什麽呢?有实力垄断仕途的顶级豪门士族。

就拿太常寺来说,上一任主官是韦绦,现任是韦,九寺五监权力最大的衙门了,被他们垄断了两代。

裴宽够牛逼吧?没有老丈人韦选,他也上不来。

政治联姻的作用,就在于可以相互举荐,裴宽现在牛逼了,他得投桃报李啊,举荐韦家人,就是利益交换。

至于门生故吏,就是韦家不断的举荐那些出身较差,但却有能力有才华的潜力股,发展为家族的外部势力,这类人发家之后,仍会保持与韦家的亲密关系,这叫做非血缘家族关系,有上下从属之别。

另外,韦家与京兆杜联姻数百年,几乎穿一条裤子,可见其政治底蕴有多麽可怕了。

《旧唐书》论及京兆韦氏:自唐以来,氏族之盛,无逾于韦氏。

韦陟躺在床上,淡淡一笑:「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现在还不是时候,也许永远都不是时候,这是需要契机的,你不要乱来,否则我以宗法处置。」

韦昭信冷哼一声:

「等人家进了东宫,还怎麽争?陛下复太子旧制,设东宫属官丶左右卫率,一旦太子成年,倒霉的只能是我们,争是不争,不争是争,你现在就算不争,人家就会放过我们吗?到了那个时候,可就什麽都晚了。」

韦陟一点不动气,因为韦昭信向来都是这个性格,家族内,他是扛把子,韦昭信就是双花红棍,负责出头的,人家的姑妈,就是杜希望的妈,杜希望是他的姑表哥。

大唐也是门户私计,朝臣换了一拨又一拨,都是那几家,换汤不换药啊。

韦陟波澜不惊道:

「我还是那句话,族内之事是我说了算,我说如何便是如何,你有再多的牢骚,我不点头,就什麽都不能做,你是伯父,我也是伯父,但我还是宗长,族中十四房,都是扛在我的肩上,一步走错,便是深渊万壑,你别给我找麻烦。」

「跟你说话真是白费口舌,」韦昭信冷哼一声,翻转过身子,不再说话了。

他跟韦陟是同辈,以前他比韦陟混的好,只是被张九龄牵连罢了,他现在不太认可韦陟的一些决策,觉得对方有点畏首畏尾。

韦昭信之所以着急,是因为东宫现在还在修,几十年没怎麽用,如今一下子要恢复旧日荣光,肯定是需要时间的。

未来的太子,和从前不一样了。

范阳经略军与朔方军已经组成了东宫左右卫率,东宫属官也在一步一步的安排之中,

等到陛下任命完毕,太子入驻,立即就会形成太子党,而过去的太子党有一个特性,就是牛逼轰轰的,敢想也敢干,而且很多都是朝廷顶格大臣兼任东宫属官。

到时候皇后根本不用出手,太子党就会找他们的麻烦。

东宫三师已经定了三个,太子太保棣王琰,太子少保王忠嗣,太子少师汉中王李璃。

这三个人当中,棣王琰的王妃虽然是韦家的女人,但是李琰实在是怕了宗室内斗,大概率不会战队韦妮儿,王忠嗣则是最有希望,女儿女婿与贵妃的关系非常亲密。

至于李璃,则是与哥哥汝阳王李一样,铁打的皇后拥,皇后的爷爷是他们家的家臣出身,这就叫非血缘家族关系。

而韦昭信最担心的事情,其实是王家的回归。

不是太原王,而是琅琊王,江左望族,从丹阳迁徙至襄阳的一支。

武则天时期宰相王方庆的子孙们。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info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