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4(1 / 2)

加入书签

她面前推了推,这种糕点松软香甜,里面放了山楂解腻,是鸣琅到了天津后最爱吃的点心。

她对吃的其实不怎么挑嘴,只是因为一路颠簸胃里反酸难受,这还只是陆路,到时候从天津到扬州,扬州到杭州一路上都是水路,船只稳是稳了,但是她坐船也晕,估计比现在反应还大。

不过能暂时离京里那些破事远点也是好的,虞燕苦中作乐地想到。

客栈里边的人也不少,大部分都是刚经过漕运从码头上下来的,虞燕透过窗子往外看,太阳已经落了大半,金辉洒在来来往往的人身上,好些人都是抗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从船上下来,几乎没有人停下来。

蓦地一下虞燕的视线凝住了,她顺着来往的人流望去,码头口岸边上站着两三个人,打头的那个穿着件宝蓝色的长衫的中年男子面白无须,唇形窄长,按理说本应该是不怎么起眼的相貌,却让她心神一怔。

“怎么了?”鸣琅嚼了嚼嘴巴里的糕点好不容易咽下去,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时那人已经被人流掩住了。

虞燕不确定自己有没有看错人,她转头又看向星德低声道:“先前弘旺过周岁那会你去了没?”

他点点头,犹疑着轻声道:“那人是不是张格格身边的太监?”

张格格是弘旺的生母,当时他们去给弘旺过周岁宴的时候,张格格身边的太监奉命把他从后宅抱到前院,那太监和刚刚在码头上看到那个中年人长得一模一样。

廉郡王府上一个格格身边的太监怎么会跑到天津这地方来?

除了奇怪还是奇怪。

那中年人等在码头前,南边的船只陆续下来了几个人。为首的是个比他年纪略小一些的青年,见到人后立马喜笑颜开,拉着中年人的手很是热忱。

虞燕看着觉得蹊跷,立马就转头吩咐一旁刚吃完的阿岱:“你带两个人出去打听打听刚刚从码头南边第三艘船只上下来的那人。”

现在京中这种剑拔弩张的氛围,所有人都憋着气的逮别人的小辫子,这种情况下她那位八叔居然还会让自己府里的人出远门,肯定是有要事。

阿岱到了两个三等侍卫出去,回来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就变得有些奇怪;“那人叫王世昌,出身正白旗包衣,原本就是内务府出来的盐商,听说此番出远门是为了接办参革盐商被罚没的引地。”

内务府还是从前廉郡王刚入朝的时候康熙就把它放放进去历练的地方,他接手内务府之后在里面呆了约莫有七八年的功夫,那些盘根错节的包衣势力基本上都和他有所交道。

虞燕托着腮若有所思,最后看了眼阿岱,他是带出来的侍卫中功夫最高的一个,专门就是为了负责保障他们这一行人的安全,若是想找人去盯梢的话还真不能找他。

想在这里她转头看向三等侍卫法保,他年纪是这次跟着出来的侍卫中最小的,但胜在脑子活络。

虞燕朝他招手吩咐道:“你留在天津这地方帮我盯着王世昌的行迹,尤其是王家运盐的船只,若是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先想想能不能留点证据下来,随后立马将东西快马加鞭送回雍郡王府,结束后再给我送份书信来。”

廉郡王在朝中的那些好名声可不是大风吹来的,没点真金白银谁愿意为他卖命?能够让大半个朝堂都靠拢向他,多少都有点让人不能拒绝的东西。

比如盐税。

上一个伸手掺和进盐税的还是太子,他都没讨到什么好果子吃,更别说是廉郡王了。

“出来不就是为了避开这些么,怎么现在又在想了?”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info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