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5(2 / 2)

加入书签

.....

青凝回到金陵时,已是五月下旬,她将春茶往各处去送,送完了茶已是六月初六,她忽而反应过来,她要嫁给卓瑾安了。

也是这六月初六,一艘游船停在秦淮河畔,古朴典雅的一艘船,并不引人注目,却无人知晓,里头坐的是这大殷的太子殿下。

三月份时,京都就有传言,这新朝的太子殿下要亲往南边来整顿吏治,南方官场一时如临大敌,先是里里外外自查了一遍,做足了表面功夫,没成想,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这便懈怠下来。可谁知,六月份一过,太子竟是直入江陵,打了众人一个措手不及。

江浙总督孙正和一身便装,正在擦冷汗,他立在舱内战战兢兢:“殿下,湖广两地过来的难民,如今已被妥善安置。上个月,我们江浙往湖广已送了一万石的赈灾粮,多了是真的拿不出了。”

他说完,偷偷抬眼瞥了一眼窗前背手而立的太子殿下。

见那人修长挺拔,威仪英挺,孙正和便赶忙垂下眼,不敢再看。

崔凛转过身来,一张清俊的脸益发刀削斧凿般的利落,他瞧着孙正和,嘴角有朗润的笑意,只眸子却是冷的:“孙大人不必拘束,且坐下喝一杯茶水。”

孙正和一愣,没料到太子这般温润如玉,他擦擦汗,应喏着坐了,只是刚坐下,便听上首的人又道:“孙大人家中有良田万顷,一年产米粮不计可数,只是孙大人家中只得二百人口,一年是如何吃得下这许多粮食?”

旧朝积弊已久,江南繁盛之地,亦是贪腐之地,南边的官员各个暗中屯田,已是老黄历了。

孙正和刚坐下,甫一闻言立时滑跪在地,他方才还以为这太子殿下是个好打发的,没料竟是这般的洞明,连他家中有多少田地、多少人口都清清楚楚。

他冷汗又下来,连手都开始哆嗦:“殿.....殿下,小人......小人.....”

崔凛坐至交椅上,不紧不慢喝一口茶水,还是方才温润口吻:“孙大人不必着急,不如再好好想一想,你们南边这批官员,能捐献上来多少米粮。”

一时游船内安静下来,只余下孙正和的冷汗滴答滴答,落在织锦地毯上。

这当口,云岩端了碟子点心来,又给崔凛续了茶。

崔凛放下杯盏,目光扫过孙正和,淡淡落在那碟点心上时,微微顿了顿。

孙正和跪在地上不敢抬头,哆哆嗦嗦了好一会子,才道:“殿下,臣愿同南边的同僚们,一同捐出五千石的米粮。”

“五千石?”

崔凛清淡的语气,听不出情绪,忽而捻起块桂花糕细细地瞧,花朵儿样的桂花糕,上头还洒了一层细碎的花瓣,沾着糖霜,让人瞧着便有食欲。

那边孙正和哆嗦得更厉害了:“一万石!臣愿带同僚们一并捐赠一万石!”

崔凛没回应,将那块桂花糕放在口中尝了尝,清甜而不腻,似曾相识的味道。

孙正和见太子一言不发,一咬牙:“五万石!臣等愿奉上五万石米粮。”

崔凛依旧没作声,却忽而嘱咐云岩:“哪儿买来的点心,去把这卖点心的给我寻来。”

孙正和脸都白了,为着保命,忙喊道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info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