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7(1 / 2)

加入书签

,蔡伯雄此刻是一阵又一阵的后怕,若是刚刚在府前对峙的时候,他稍微退让了一步,今日绝对不会这么顺利地查抄元府,绑住元朗。

但凡让元朗今日退回元府,他完全可以通过密道逃脱,并且转移诸多钱财,一切罪名都将不会成立。

若是真的等到朝廷下来政令,自己再去行动,什么都晚了!

真到那个时候,他再去捉元朗,恐怕就是一场拼死之战,哪里会像今天那样,兵不血刃。

蔡伯雄虽然在边关的时候,经历过诸多战场上的厮杀,可正是因为经历过,他才知道其中的凶险残忍,但凡动到兵器,那就没有不死人的。

他如今任扬州府的指挥佥事是好不容易从战场上拿军功换来的好差事,荣华富贵才享受了几年,他可不想死在这里! 网?阯?发?B?u?y?e????????w???n????????⑤?????ō??

蔡伯雄顿时一个转身面向了沈江霖,给了沈江霖一个熊抱,把沈江霖都有些整不会了,蔡伯雄的熊掌重重地拍了两下沈江霖的后背,拍的沈江霖差点没吐血,这才放开了沈江霖,对着沈江霖抱拳道:“沈大人,你是我的大恩人,今天的恩伯雄记在心里了,以后但凡有事,你言语一声,伯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沈江霖侧过头去看钟扶黎,只见钟扶黎轻轻颔首,沈江霖连忙将蔡伯雄扶起,笑着道:“我们一心为公,都是为朝廷办事,沈某当不得这礼,况且你与我大嫂有旧,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

蔡伯雄大喜,这沈江霖显然也是愿意与他结交的。

等到众人退出密道,见着兵士们将一个又一个装着金银的箱笼抬出来的时候,一起赶过来的韩兴、欧阳平以及晚到一步的冯会龙,俱都沉默了。

尤其是等到冯会龙又看到那些兵丁还查抄出了甲胄、兵器之时,冯会龙一个踉跄,一屁股坐在了刚刚从地下抬出来的箱笼上,连连直呼“好险好险!”

幸亏他从一开始就听了沈江霖的,没有真的与元朗同流合污,否则今日恐怕被查抄的就不是元朗一个人了。

史书永远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对于元朗一案同样如此。

按照正规流程来说,欧阳平和蔡伯雄两人的行动肯定是不符合规范的,可是同样有一句话叫做“事急从权”,他们与冯会龙商量好了之后,一同写下了奏上的折子,将事情说成了在查两淮盐官贪腐之事中,偶然得知了元朗有密谋造反之心,如此关系江山社稷安危的大事他们无法坐视不理,于是只能一边向上递折子一边想办法控制住元朗,但是奈何被元朗发现了端倪,为了保证扬州府的安全,欧阳平和冯会龙只能请求蔡伯雄出兵,这才平息了一场可能引发整个两淮大乱的纷争。

随着元朗的落网,两淮所有盐官以及和元朗走的近的官员,全部被软禁了起来,里三层外三层的兵丁围住他们的宅院,他们的所有家人不出不进,只等着皇帝发令。

扬州城的戒严一直没有解开,普通老百姓虽然可以正常生活了,但是整个扬州城的城门紧闭,非拿到特殊手令的人,根本不得进出。

老百姓们茶余饭后忍不住会谈论一番,究竟是什么情况导致如今紧张的局势,家中有子侄在衙门里当差的,知道那么一星半点,顿时就开始夸夸其谈起来,很快,扬州城内老百姓都知道了,这次是抓了盐政的大贪官,所以才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老百姓们纷纷拍手称快!恨不能将这些贪官先杀之而后快。

对于老百姓来说,所有贪官都该杀,因为只要一提到“贪官”二字,就意味着百姓的利益受损,尤其又是盐政官员,扬州城里许多老百姓都有抱怨过盐价连年上涨,明明盐政衙门就在扬州,明明扬州城附近那么多的盐场,偏偏连他们吃盐都价高。

对官员来说,百两千两都算不得什么,但是对老百姓来讲,就是贵了一文两文那也是贵了。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info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