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9章(1 / 2)

加入书签

第130章

土豆的个头不大,和苏泽前世见过的土豆没办法比。

这也是正常的,后世的农产品都是经过一代代科学育种优选出的最优良品种,而如今这些土豆,产量和口感都不能和后世的比。

但就算是这样的土豆,也已经是相当完美的农作物了!

苏泽前世的时候,就曾经作为扶贫干部,推广过土豆种植,所以他对土豆十分的了解。

土豆是一种主粮,营养物质十分的丰富,理论上只要进食土豆和牛奶,就能满足人类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

土豆对土地要求很低,在山地和贫瘠的土地上都能种植,抗寒抗旱,而且成熟周期要比小麦水稻都要短,灾荒的时候也能作为救荒的粮食。

土豆的味道也相当不错,苏泽想到前世那些土豆制作的美食,吸了一下嘴角的口水。

但是土豆也不是完美的作物。

苏泽按照记忆,在纸上一边写一边自言自语道:

「要让涂泽民继续搜集土豆,反覆种植同一种群的土豆,会积累生物硷毒性,引发病害。」

苏泽前世曾经去基层扶贫,也在当地推广过土豆种植。

土豆每一季都要换种,如果用自家的土豆继续育苗种植,来年就很容易发生严重的病害。

最有名的,就是爱尔兰饥荒了。

英国殖民爱尔兰的时候,曾经在爱尔兰大力推广土豆,但是由于种群的单一,加上土豆这种农作物的种植密集,导致了马铃薯晚疫病迅速传播,爱尔兰土豆减产乃至于绝收。

而英国则将爱尔兰的粮食全部出口,导致爱尔兰饿死了百万人。

大英在大缺大德上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所以苏泽才写信给涂泽民,请他继续搜集土豆,丰富种群多样性,就不会出现大规模病害。

这个原理就和轮种是一样的,通过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土豆是茄科植物,如果单一品种的无性繁殖,会导致生物硷毒素的积累,增加种群多样化也能减少毒素。」

苏泽又写道:「土豆育种也需要更多品种的土豆。」

苏泽写完这些,又从书桌上拿起小笔,迅速写了一封信,找来了【飞鸽传书】,将信塞进信笼里。

胖鸽子展翅高飞,迅速向着登莱方向而去。

理清了土豆育种问题的思路,苏泽接着开始思考,如何推广土豆种植。

前世的扶贫工作,让苏泽明白推广一种农作物的不易。

苏泽回忆起前世的那个村子,他前任扶贫干部,胡乱上马项目,推广村民种植猕猴桃。

最后种出来的猕猴桃又小又酸,当地又是山区,很难运送出去。

等到苏泽再去的时候,他在当地推广土豆,当地百姓已经非常抗拒,死活不肯改种土豆了。

后来苏泽是向上级申请了专门的补贴,又亲自在村委开荒,最后才说服当地百姓改种。

在大明朝,难度只会比前世更大。

这倒不是说农民保守,而是主粮这种东西,谁也不会因为你一句话就随意改种。

农业种植本身就是相当复杂的事情,任何作物都不是种子撒下去就能丰收的。

围绕着农作物,需要按照农时播种除草增肥,还有各种病害防治的技术,已经种惯了某种作物的农民,绝对不会因为官府推广就改种。

你官府推广的农作物种不出来怎麽办?

到时候朝廷的赋税还要不要交?

没有口粮吃了,朝廷管不管?

别说是封建时代了,就是近现代,要推广一种主粮都是非常困难的。

但苏泽露出笑容,好就好在是土豆。

土豆的特点就是耐寒耐寒,在山地也能种植。

而且土豆不挑土地,在房前屋后弄一小块地方都能种。

这两个特点,让土豆的推广变得比玉米之类的主粮容易了很多。

山地能种植,就意味着可以在未经开垦的山田里种植,那就不会占有原来的耕地。

不需要大片土地,就可以让百姓小规模试种,等百姓尝到甜头后,就会自发的多种。

而且对于苏泽来说,土豆可以说是一种战略口粮了!

大明朝如今的几个重点防御方向。

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上,这三个战略方向,都在万历年间同时暴雷。

首先是山西宁夏陕西一带的西北防线,这是用来防御蒙古人的,万历年间的宁夏之役,消耗了整个西北地区。

蓟辽地区的女真人也不安生,军事压力逐渐加大,万历年间的抗倭援朝,让女真人更加坐大。

另外一个经常被人忽视,却也经常闹得大明不安生的,就是西南地区。

播州之役,让整个华南地区都抽乾了血。

这三个地区,如今都已经不安稳了,苏泽所上的《平戎策》,就要整饬边防,镇压当地的叛乱势力。

而这三个地区,又都是可以推广种植土豆的地区!

西南地区就不用说了,苏泽穿越前,中国已经是土豆最大的产出国了,而中国的土豆大部分都产自西南地区,在云贵地区土豆都开始成为主粮了。

云南就有一句俗语,「没有一个土豆能活着离开云南」,足可见这些地方对土豆的喜爱。

西北地区同样也很适合种植土豆,苏泽就已经准备给大同的戚继光写信,请他在大同的军屯推广土豆种植,用来替代大同边军的军粮。

辽东地区也一样,关外的黑土地,同样也很适合种植土豆。

粮食问题也关系到军队的后勤补给,如果能一定程度让边军自给自足,那就可以一改大明中期以来的颓势,主动出击清扫边患!

而这一切,都落在小小的土豆上。

苏泽看着【家庭装种植毯】,等培育出土豆后,要怎麽推广土豆呢?

苏泽想到小胖钧,一个计划在脑中浮现。

自己已经帮了小胖钧那麽多忙,身为弟子帮帮老师,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吧?

——

十二月十五。

过了腊月十五,东宫要停了讲学。

等到腊月二十的时候,各大衙门就要准备过年了。

从腊月十五到正月十五,这一个月就算是朱翊钧的寒假了。

黄骥夹着书,在一众同僚的艳羡下走进了东宫。

「这是太子本月第五次召黄骥讲学了吧?」

另一名讲官嫉妒的点点头。

这是年前最后一次讲学了,太子还是亲自点了黄骥,这让一众讲官议论纷纷

黄骥体会着同僚嫉妒的眼神,总算是体会到了苏泽的感受,那就是一个字——爽!

踏步走入明伦堂,朱翊钧已经恭恭敬敬的坐在书桌前等待他了。

见到黄骥进门,小胖钧甚至离开位置,做出迎接的样子,这更让黄骥全身都要哆嗦起来。

「黄师傅快请坐!」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info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