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一章 话不要乱说噢(2 / 2)

加入书签

说罢急冲冲的就奔前衙,唯恐再耽搁下去真叫人学官骂他是「郑三畏」。

其实「三畏」现象不管是在江苏还是在其它省份都很平常,哪怕乾隆多次下旨整顿也没用,概其根本就是「流官土吏」的副作用。

知县如流水般换,土吏却世代扎根,作为外来户的知县想要把官当下去,只能依赖地头蛇土吏,否则无人可用,无吏可治,如此谈何替朝廷「牧民」。

除非土吏实在过份逼的地方官鱼死网破,否则这种现象根本无解。

当官的哪个对此不是心知肚明,却都默契不提,更不愿意被人戴一顶「三畏」大帽在头上。

这帽子不仅是无能的象徵,也是革职查办的信号。

不想被革职,郑知县只能弃卒保车,再也不敢做什麽和事佬了。

嗯?

赵安有点被震撼到,感觉娄老师好像比他还专业几分。

「我们学官虽不能插手地方事务,但于地方事务还是能说话的,只说好话还是说坏话就有讲究了,若地方不敬我学官,则我学官自不与他说好话,我学官无好话给他,你说他地方官难也不难?」

六十多岁的娄老师一脸教诲子弟状,看着洗耳恭听的赵安轻捋长须不无感触道:「世间事全在一个说字,这说字妙就妙在点到为止,未必非要真拿人把柄相迫,若事事威逼他人,世间便无日月乾坤道理赵大人你还年轻,于此道理可要好生琢磨才行。」

明显意有所指。

「是,是,娄大人教诲的甚是。」

赵安不迭点头,继而抬头虚心求教:「娄大人刚才说世间没有日月乾坤,莫非是说我大清世间如今完全黑白颠倒的意思?」

「.」

娄老师险些气的一口气上不来,半响讪讪道:「赵大人,咱们明人不说暗话,你我之间合则两利,斗则.」

斗则如何?

不能说了。

因为刚才这句话似乎有问题,没见无赖子眼中正泛着光麽。

唉!

想自个一身光明磊落,不管做什麽都是正大光明,为官以来两袖也是清风,结果临老却被一无赖给要挟,娄老师真是欲哭无泪,胸中满是晚节不保的委屈。

前衙那边,江都县的刑名周师爷和刑房的冯主事正在开导钱老大,意思县尊将府学那位赵大人请到后面就是替你钱老大做「工作」的,趁此机会你赶紧给妹夫王万全赔个不是,只要王万全没意见,那位赵教授多半也没意见。

事情不就结了麽。

「老钱,你若不听劝真惹得赵教授上报学政衙门革你功名,那这事可就真没人能帮得了你了.听我的,给自家妹夫赔个不是有什麽好丢人的?你不看自家妹妹情份也要朝你那刚出生的外甥身上瞧瞧啊.」

有数年「合作」关系的冯主事一脸苦口婆心,真不希望钱老大没事给自己捅个大麻烦。

「大哥,都是一家人何必搞成这样,周先生和冯主事说的没错,你还是给妹夫赔个不是吧。」

钱家老三钱修德也在边上跟着劝说,挨了板子的老二钱修武则闷闷不乐的靠在大堂门口,看样子对自己无辜被打很是郁闷。

「好吧,既然二位这麽说,那我这个做大舅哥的就先低个头。」

钱老大还是知道利害关系的,朝两位关系不错的师爷丶主事点了点头后,当下也不再犟,绷着脸走到妹夫面前,却没先开口把自己大骂一顿,反而问妹夫与府学赵教授什麽关系。

「赵教授?我家和他没有关系。」

老实本份的王万全对大舅哥说的是实话。

王德发之前倒是和儿子说过兴化表侄的事,但当时只说帮表侄在税课司谋了份差事,之后因为不与儿子儿媳一起住,加上税课司忙于夏税的事工作量大,一直就没机会细说这事。

等知道赵安冒充别人身份去府学当了学官,出于谨慎也怕将来万一事发牵连儿子,王德发便选择将这个秘密给埋在了心底,导致王万全这个当表哥的对有个校长表弟的事一直蒙在鼓里。

如此,钱老大能问出个什麽来。

还是不放心的又问了句:「真和你王家没关系?」

「没有,肯定没有,我不认识人家。」

王万全肯定的摇了摇头。

自家妹夫为人钱老大还是很清楚的,知道他不会骗人,犹豫了下吞吞吐吐的就要给妹夫赔个不是,希望对方看在自家妹妹份上等会能主动跟县太爷提出双方互不追究,他这边也把状子撤回去。

今天这事全当双方都有错,谁也不再提,往后还是一家人嘛。

正要开口时,知县大人却一脸铁青的来了,到得堂上先喊的周师爷:「你马上以本县名义行文县学,即日起革除刁民钱修文的的生员功名!」

不待周师爷反应过来,惊堂木就重重拍了下来,吩咐一众衙役道:「速将刁民钱修文拿下,给本县重杖五十大板!狠狠打!」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info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