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六章 贼与观(1 / 2)

加入书签

第120章 贼与观

等冯耀讲完,傅源才好奇的问道:「为什麽你不能化解药物之毒?」

冯耀瞬间理解了傅源的意思,沉思起来。

既然万物都是由气构成,他的神明灵难道仅仅能梳理还原人体先天一炁的转化?

既然如此,那他又怎麽能将傅源的浩然气还原的?

浩然气中各种被归正的情绪跟欲望,这种无形之物都能以气的形式还原,那有形之物呢?

沉思许久,冯耀才开口道:「执天之道,观天之行,尽矣!这世间有形的万物皆是天道所成,我若能梳理还原,那我就是天道了……不过也不是不行……」

傅源跟冯耀异口同声的道:「盗天机!」

傅源笑着道:「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既然无法「执天之道」,那「盗取天机」也是一种办法。」

现阶段,冯耀的神明灵只能梳理还原包括先天一炁在内的人体之气,未来能不能还原天地之气,还要看冯耀自身的领悟。

修行是个很私人的东西,傅源只能说明其中道理,但具体领悟,还要看冯耀自身的神明灵。

因此,这个话题浅谈则止,冯耀转而开始讲述自己这大半年的经历。

无非就是到处走走看看,然后遇到了全性,加入了全性……

冯耀从小就在义庄长大,看多了死人,也由于义庄的位置,看多了来来往往的行人,他一直都在「观」人,无论生死。

「观」的多了,冯耀能看得起他人,继而也能看得清自己,变得很通透。

「有识之士」跟「有志之士」不是一回事,人们常把「知」跟「识」放在一起讲,知道的越多,见识就越广泛,所谓「见多识广」就是这麽回事。

冯耀是「有识之士」,傅源则是「有志之士」。

冯耀为傅源讲述他的游历经历,来增加傅源的「识」,而傅源为冯耀理清其中的理,来梳理冯耀的「志」,二人才能这般相得益彰。

……

过完年后,冯耀又一次出门离开。

傅源的生活一如既往,每天教书,自己看书,雷打不变的在陈三小姐门口打个招呼。

这种枯燥的生活,一般人会觉得自己是在「忍」,但傅源却「安」于此,心态不一样,反而越过越安逸。

传说列子得道后,归于家中,就是每天养鸡喂猪,给妻子做饭,平平淡淡的生活。

于列子而言,道就是如此的简朴,平淡,云在青天水在瓶,本就如此。

所以列子贵「虚」,但傅源却不「虚」。

他虽然安于平淡,却每天都在在生活的各种小细节中克己修身,调整心灵状态,反省己身。

比如吃饭,吃的什麽不重要,但每口饭都要细嚼慢咽,咀嚼的同时,心思也专一于此,心至诚,所以哪怕食物不算丰富,但消化的特别好。

其他读书,看报,教书,写字,画画……等,皆是如此。

心灵越发的澄净。

某一天,傅源就在冥冥之中,感应到了某个与他心神相应的东西。

那是傅源的「定风波」。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info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