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0章 律宗鉴真大师(2 / 2)

加入书签

高承信闻言后倒没有什麽太大的反应,一边的张岱却脸色忽的一变,连忙发声问道:「禅师竟与鉴真大师同宗同传?」

「张公子听过我师弟之名?那太好了,既然如此,公子想必应知老僧所言不虚,未知肯否向高监再荐?」

惠安和尚听到张岱这麽说,连忙又大声说道,看得出他对鉴真和尚这个师弟是真的非常推崇。

「惠安禅师确是所言不虚,鉴真大师诚为律宗高僧,长寿寺若得鉴真大师坐镇,法脉弘扬不过朝夕之间!」

张岱先是点点头,然后又对高承信笑语说道。

他虽然并不打算真的在长寿寺弘扬佛法,但长寿寺在佛门的名气越大,自然也越有利于他扯着虎皮做大旗。

唐代固然有众多高僧,但真正令人耳熟能详丶哪怕不学佛法也听过其名的高僧,除了在天文科学领域有着突出贡献的僧一行,还有因西游记而家喻户晓的唐僧玄奘和尚之外,接下来怕是就得数得上远渡东洋弘扬佛法的鉴真和尚了。

如果接下来长寿寺能够请到鉴真和尚来坐镇,对这寺庙名声的恢复与发扬光大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虽然说眼下鉴真和尚在两京名气还不算大,但这也简单,只要多举行几次法会和辩经,就能让越来越多的信徒见识到这位佛门高僧的风采。

高承信也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他要的只是长寿寺质库这个日进斗金的产业交差,同样也不太在意长寿寺法脉日后发展如何,听到张岱也这麽说,于是便又对惠安和尚笑语说道:「既然禅师力荐,又有六郎作保,我也欢迎这位鉴真禅师入寺弘法修行,未知这位禅师如今何在?」

「鉴真师弟旧从先师修行于大苏山净居寺,老僧此便修书往告,请他务必于年前赴都入寺!」

惠安和尚虽然佛法不精,但也想要用自己的方式来光大宗门传承,听到高承信答应了他的请求,一时间也是欣喜不已。

他也算是一个有眼色的和尚,接下来便又连忙说道:「老僧一定协助高监妥善处置寺务,不让僧徒们再哗闹滋乱,配合高监整顿寺事!」

高承信对惠安和尚这麽上道的态度也很满意,当即便又吩咐道:「既如此,那麽请禅师且将寺中诸类庶务事簿奉来,让我先阅览一番。」

惠安和尚被策反后态度也很积极,当即便连忙点头应是,而后吩咐自己的亲信沙弥去将寺中那些计策事簿统统送来。

待到事簿送来后,张岱也挺好奇这长寿寺经营情况如何,便和高承信凑在一起翻看起来。

「这些僧徒资业当真雄厚啊!」

寺中事簿足足装了一大筐还要多,而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质库相关的帐簿。作为洛阳城几乎是最大的质库,资本和利润自然是十分的惊人。高承信只翻看了一会儿,口中便连连发出惊叹声。

张岱也挺好奇多大的数字能让高承信如此惊叹连连,但他还是克制自己没有加入翻看。因为他知道这质库产业哪怕再怎麽资金雄厚,最终都是要分配给十六王宅这个养猪场,不是他能轻易染指的。

不过在一通翻看后,张岱也找到了让他感兴趣的内容,他拿着其中一卷不太显眼的帐簿,发现里面记载着不少物料的收储和使用,而且还有「雕版」「作纸」「调墨」之类的字样,心中自是一动。

「这帐簿记录的是什麽内容?」

他举着这帐簿向惠安和尚发问道。

惠安和尚接过来看了一看后,便对张岱解释道:「张公子可知寺中所布施信士们的平安笺?这平安笺便都是寺中僧祇户所造,从作纸到刻版墨印,这数簿便是记录着相关的事则。」

「那些僧祇户,如今何在?」

张岱听到这话后心情不免变得越发激动,原本他还只是觉得长寿寺那平安笺制作的挺精致的,却没意识到如今寺中还保存着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和熟练工。

这要能挖到自己手中来,区区质库又算个屁!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info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