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2章 有功者连升三级,推着胡玄机去死(2 / 2)

加入书签

而那些站出来请命的文武大臣,见皇帝将这三个最容易的事情,都交给了自己人。

他们面上不敢表露出什麽,但心里则一个个腹诽不已。

任人唯亲,昏君,这是昏君啊!

现在剩下的差事,便只剩下绍兴倭患,和江西苗匪作乱了。

那些文武大臣,见剩下这两个最难啃的硬骨头,一个个便打起了退堂鼓。

便在此时,一位武将出列。

「微臣董信,愿去江西剿灭苗匪。」

李崇一看,是昭勇将军董信,其曾在江西当过几任提督,如何与苗人作战,他可谓是经验丰富,老道之极。

李崇微微一笑,点头道:「江西有董将军,朕无忧矣!」

接着,李崇又说道:「董将军还须谨记,对付苗人,要剿抚并用,万万不可因为滥杀,而激起更大的叛乱,此事办妥,朕升你做总兵。」

董信闻言,激动得老泪纵横,赶忙跪地领旨谢恩。

所有的事情,便只剩下绍兴倭患,无人愿意接手。

贾雨村见状,这才放下心来,心说这份大功,看来是非我莫属了。

既然无人接手,李崇索性也不再提了,而是开口问道。

「监察御史何在?」

呼啦啦文站出来几十位御史言官。

李崇俯视着他们,说道:「安阳水患,渭州蝗灾,牵涉民生社稷,动用钱粮无数,难免会有贪赃枉法,中饱私囊之种种恶行,

各位监察御史,可有人愿意随赵尚书,梅翰林一起赶赴安阳,渭州,就地纠察贪腐之事,朕向你们保证,凡是你们弹劾之人之事,一旦查有实据,你们也连升三级。」

纠察贪腐,弹劾官员,本来就是这些御史言官的份内之事。

做好本职工作,便能连升三级,这样的美差,可不是年年都有的啊!

几乎在一瞬间,殿内所有的御史言官,纷纷请命,表示他们愿意去安阳,愿意去渭州。

这麽多人,当然不可能都派了去。

李崇提前看过这些御史的履历,在其中点了二十二个过往并无劣迹,行事还算方正之人。

其中七人派去渭州,十五人派去安阳。

至于这些御史言官,会不会去了当地,便和那些人同流合污,那属实是想多了。

你能收买一两个,甚至三四个御史言官,这麽多御史言官,你还能都收买了?

人家上摺子弹劾你,照样能升官发财,何必跟着你趟这浑水呢?

再说了,你要是能将这麽多御史言官,都给收买了,那你犯的事,就不是革职下狱那麽简单了那得满门抄斩,那得抄家灭族。

王子腾和章凤翼,正在黄泉路上等着你呢!

就问你敢不敢跟着去吧!

诸事料理妥当,众臣纷纷离宫之后,李崇单独留下了胡玄机,

「太师啊,朕亲政那天,便答应过你,要去国子监为你正名,为你挽回声誉,奈何朕生了一场大病,拖延至今,朕这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

俗话说择日不如撞日,不如今天你我君臣二人,便同去国子监,兑现朕对太师的承诺吧!」

李崇这话,要是半个月前说,胡玄一定会喜出望外。

但现在,他已经麻了,已经没什麽感觉了。

经过这些日子的琢磨推敲,他也算看出来了,皇帝对他恨意犹存,大概率是不会让他致仕返乡,安然养老的。

既然如此,那就算了吧!

他现在唯一关心的,便是皇帝会不会,清算他的一双儿女。

至于他这把老骨头,埋在哪,不是埋呢?

再说了,这些日子以来,朝野各方舆情汹汹,他的名声,已经臭得不能再臭了。

估摸着即便皇帝兑现诺言,去了国子监,也当着那些太学生的面,帮他说了话,他的声誉也救不回来了。

既然如此,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胡玄机苦笑道:「陛下,还是算了吧,这些日子以来,老臣痛定思痛,悔恨无极,一直觉得对不起陛下,对不起先帝。

陛下不杀老臣,已是天恩浩荡,至于其他,老臣已不敢奢望,陛下大病初愈,龙体要紧,还是回宫休息吧!」

胡玄机这麽说,倒是出乎李崇的意料,但他早已让张安排好了一切。

你胡玄机说不去,就能不去吗?

李崇拉着胡玄机的手,道:「太师啊,就算你看开一切,视名利如浮云,但朕既然答应了你,

便必须兑现承诺,若是朕对太师食言,岂不是成了无信之君了吗?」

皇帝都这麽说了,胡玄机还能怎麽办?

你要是不去,便是将皇帝陷于不仁不义之境地,就问你去是不去?

这些日子以来,胡玄机的那些门生故吏,其中可堪造就之才,要麽像林如海那样,选择投靠皇帝,与胡玄机决裂。

要麽像梅若云那样,虽然没有与胡玄机决裂,但仍然忠诚于皇帝。

要麽像各地督抚那样,与皇帝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至于收服人心,将胡玄机的势力化为己用,这个就得靠水磨功夫,去一点一点,一年一年的磨了。

而在朝堂之上,李崇靠着胡玄机的鼎力相助,已经勉强维持住了朝堂的稳定。

虽说皇帝的文官基本盘还是不多,但像徐少湖这样的山头,有一个算一个,也都不算大,他们要想争权夺利,便必须得和皇帝合作,才能实现其利益最大化。

也就是说,李崇已经初步掌控了朝堂。

当然,前提是别侵害那些大佬的利益,

故而,现在的胡玄机,对李崇而言,价值已经不太大了。

要让他还像以前那样,忍着恶心,忍着想杀胡玄机的冲动,继续与胡玄机虚与委蛇,李崇已经做不到了,他也懒得再这麽做了。

今天这场君臣对话,以及接下来国子监的一场大戏,便是李崇给胡玄机,演的最后一场戏了。

今日过后,胡玄机去死。

而李崇,则全盘继承胡玄机留下的政治遗产。

剩下的,不过是花时间去慢慢梳理,渐渐的化为己用了。

而在胡玄机看来,这段日子以来,皇帝让他做什麽,他便做什麽,可谓任劳任怨,毫无怨言。

他已经做到这份上了,皇帝应该会善待他的一双儿女吧!

至于今日,皇帝为了不失信于臣子,非要去国子监为他正名,为他挽回声誉。

虽然此事对他已经不再有什麽意义,但皇帝执意如此,没法子,他只能选择配合。

算了,就当为皇帝再做最后一件事吧!

希望皇帝看在他如此配合,如此听话的份上,放过他的一双儿女吧!

想到这里,胡玄机苦笑一声,道。

「陛下,老臣愿往!」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info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