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2 / 2)
吴俞将尼出赫牵过来,赵芫翻身上马,对呆在原地的张觉说,“至于你,你镇守平州不利的问题,等回到平州城再仔细算账。”
一州留守,跑到城外被敌人追着砍杀,多少脑子带点毛病。
待到了平州,城里头竟然人头攒动,生活在此的百姓数量显然超过了之前赵芫所见到的每一座州城。看来张觉此人据说叛金的直接原因是为拒绝强迁百姓是真的了,平州城当时收留了一大批流亡到此的辽国百姓。
此次金国将领带兵南下,还需要上报给朝廷,张觉在写完一封陈帖送出后,就在府中等待着赵芫的召见。平州城的官员死伤过半,确实是个不小的过错,但平州城只有他能镇守,张觉倒也没有过度担忧。
“骑兵队伤三百二十,亡七人。”魏无双统计完天武骑兵的战损情况,连忙来上报。
“马上召集平州城医者为伤员进行救治,伤重伤残者安排长假修养,无法继续作战者编入后勤部。伤亡者抚恤其家属,发烈士证明,让他们的尸身荣归故里吧。”赵芫端坐在上首,冷静地发号施令,其实心里在滴血,两千天武骑兵是她训练整整五年的下属、兄弟,每阵亡一个都是无可估量的损失。
宋金之间,如今只不过是开胃小菜,日后这支骑兵队不知还能剩余几人是当初的面孔。
战争无可避免,主导权不在我方手里。赵芫的心迅速冷硬起来,慈不掌兵,日后她不可再为士兵有伤亡而动摇了。瞻前顾后虚假仁慈才是对士兵对百姓的不负责,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种花国的历史早已明摆着这个道理。
“阵亡士兵的亲属务必给予足够其日后生活的抚恤金,同时安排他们的年幼子侄入学读书。”赵芫让吴俞将此事记下,然后重新投入对即将到来的斗争的准备工作,“叫张觉派出平州城中的工匠配合我方工兵部立刻着手打造防御军械,派人通知各州县,全面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有违背者,事后以作战不力罪论处。”
还有对朝廷的通报,赵芫写了一封具体的战报叫人送到燕山府,小郭老师会妥善润色上报的。
所有情报传递工作都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赵芫的传信兵骑最快的马,日夜兼程去了燕山府,从燕山府知府手中拿到润色后的陈帖后同样快马加鞭日夜不歇送到东京城。一切都要赶在其他人的上报之前,务必使赵官家第一眼看到的是小郭老师的奏帖。
金国攻打辽国时,一贯遵从‘以政略佐战功’的政策,用政治手段瓦解敌对王朝的内部团结,使敌人从内部出现混乱失误乃至内斗从而变得虚弱,来保证己方军事行动上的顺利进行。
而相对应的是当今赵宋官家脑子不太好,是个没办法靠自己明辨忠奸的君主,与辽国天祚帝平分秋色,想在政治斗争中稳住己方,赵芫和小郭老师不得不万分谨慎地走每一步。
要知道金国在政略上的辉煌战果,就包括了‘自杀其子’,辽天祚帝听信‘谗言’,以为杀掉主战的且有战果的儿子晋王,即可令金军平息怒火退兵。当赵芫得到辽这部分战报时,作为一个现代人,那强烈的既视感自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第43章 内部问题
后世总有人揣测金国并未要求赵构杀死岳飞以议和,总有人认为都是秦桧和赵构二人猥琐枉自幻想而已。却少有人了解到同样的战略手段,金国早就在辽身上成功实施过。
金国无需正面告知,只需要小小地暗示或是传递出风声,腐败的软弱的臣子和皇帝自然会抓住他们递过来的这根稻草。
是以,除了小郭老师以官方口吻写的奏帖,武德帝姬自己也写了封家书,将自己写成了个什么都不懂,全靠运气的摆设,以防万一。
至于功劳,总得有人领,她想了想,将杨符等四人与张觉一起写上去,写上张
↑返回顶部↑